看这样一位父亲怎样教女儿填报高考志愿
|
他用民主的微笑、透彻的分析和欲擒故纵的战术,使自己的选择成为女儿最自愿的选择 |
2007-6-17 9:00:19 来源:厦门网 【字体:小 大】 |
记者 徐苹 深蓝先生家有个很有主见的女儿,去年为了填写志愿,和她的母亲翻脸,拂袖而去。但是,父亲深蓝,用一副民主的微笑、民主的热忱和一系列民主的分析和建议,终于让他的选择,成为女儿最自愿的选择。今年,他在女儿的QQ空间上,看到远在大连的女儿,语重心长地告诫厦门的学弟学妹:填写志愿很关键啊!!! 厦门的父亲偷笑了。 深蓝先生回首女儿填报志愿,真是一个极其正确、但令人极其后怕的过程。
父亲每天夹着招生计划书上班下班,有空就仔细研究,定出5所大学
女儿的成绩是530多分,她的母亲非常希望她填报通信类学校,因为是世家,有人缘资源。但是,女儿执意不从。母女俩谈来谈去,一再翻脸大吵。女儿的个性不那么好对付。深蓝先生不动声色,他先很民主地垂询女儿:全国东西南北中,有没有你绝对不去的地方?女儿说,西北不去;四川太辣,不去。北京上海太热,不去。有海鲜吃的沿海城市,都可以。 那半个月,深蓝先生每天夹着一本招生计划书上班下班,有空就仔细研究。和女儿成绩相应的学校举办的家长日,他也认真考察。 仅大连,深蓝就研究了5所和女儿条件相适应的大学。很快,备选方案出笼了。
确认自己宣传到位后,根据女儿的逆反心理,他欲擒故纵
女儿竟然想去深蓝最不看好的大连外语学院。深蓝反对。但他沉得住气。他已经做足了功课。他不急不躁地分析给女儿听:你的分数在这所大学历年的录取线以下。它2004年录取率高达75%,导致2005年蜂拥现象,录取率降到25%。所以今年(指2006年)胜算的几率很小。随后,深蓝谈到了大连大学。这所学校他介绍得很细,他为女儿所选的专业,符合女儿的要求,而该专业在福建招收人数多,而且是双专业。深蓝以侦探的眼光,发现省招生计划书的印刷错误,也就是双专业被误打成单专业,那么,学费高,可能会吓住一些粗心的填报者,这就意味竞争对手减少。换算起来,以女儿的成绩,录取的把握率在50%以上。其次,他告诉女儿,5年后,你能拿到两种专业证书,择业也将更有优势。 深蓝把他选择的大学的优势,阐释渲染得淋漓尽致。确认自己宣传到位后,根据女儿的逆反心理,他打出了一张欲擒故纵牌:这个学校好是好,就是学制长、学费高。要不,你也别去了。女儿说,我要考虑一下。两天后,女儿宣布:我决定了,我选择大连大学! 深蓝窃喜,但不动声色。他说他完全尊重女儿的决定。
女儿到了大连,她暗自佩服自己做出一生最英明的选择
女儿搞定了。女儿的母亲却依然坚持选通讯领域,甚至要求父亲在学校递交志愿时,背着女儿偷偷在第二志愿上填个通讯专业。深蓝拒绝了。本一、本二、本三,15个学校填满、填出合理的梯度。这是一个严格考察、全心精算的过程。一丝一毫都不能乱。 惊险的是,女儿以临界点的分数,被大连大学录取;更惊险的是,女儿原来想去的大连外国语学校,最终录取的分数线,宣告了他女儿连1%的希望都没有;而她母亲热望的通讯专业,压根就更不靠谱。当女儿到大连,发现那么多高分同学时,暗自佩服自己实在做出了一生最英明的选择。所以,她现在有资格给学弟学妹们发出肺腑的忠告了。 深蓝依然保持着充分尊重民意的微笑。他说,填报志愿,做父母的千万要尊重孩子的意愿,你担心孩子选错,你就要做好功课,暗中掌控局面。再好的选择,强加于孩子,肯定是错误的。你必须让孩子自主思考后,认同你的正确选择,这才等于她自己的抉择。总之,可怜天下父母心,帮助孩子报志愿,仅有爱是不够的,还要有技巧和智慧。
|
 |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|
|
 |
|
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 |
|
|
|